今年10月10日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百年纪念日。自10月9日起,该馆向社会开放清代内务府来文财务及修建工程等类档案15.2万余件、宫中履历档案约5.6万件、军机处满文议复档(乾隆朝)204件(册)。官方网站同步公开档案目录,便于公众查询利用。
“正阳门外正阳桥桥梁糟烂,十三根内脱落一根……既经奏准拆修,相应呈明移咨内务府令派出承修之员,作何坚固保护之处,速行敬谨办理。”一件来自乾隆四年的文件上,当时工部与内务府之间关于正阳桥修缮的历史信息被详细地记录在案,让这座中轴图卷上的古桥面貌更加清晰。这只是本次开放的清代内务府来文档案中的太仓一粟。内务府是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专门机构,本次开放的相关档案主要是内务府接收其他衙门及官员的公文,内容涉及财务、土地房屋、修建工程、刑罚、织造、盐务等多方面,是反映清代宫廷政治、经济、生活面貌的重要史料。
宫中履历档案是清朝皇帝及有关衙门在铨选、任用各级官员的活动中形成的文书。约5.6万件的宫中履历档案详细记录了清代官员的履历和官职任免情况,是研究清代职官制度和人物的一手资料。
军机处满文议复档(乾隆朝)是按编年体汇抄乾隆年间军机大臣的奏折、奏片等文件而成的簿册,集中反映了乾隆时期军事战略、边疆治理、八旗生计等多方面内容。此次开放的议复档,可通过一史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目录检索,还可到馆通过满文档案全文检索数据库对其进行全文检索。
此前,一史馆已在互联网端实现450余万件档案目录的同步查阅,并在线提供清实录、清会典2个全文数据资源。同时,该馆实行实名制预约免费查档,档案利用者可提前1至7天在官方网站或小程序预约,凭本人预约证件原件在预约时段安检后入馆查阅。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冠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